老曼峨古茶樹生普洱
老曼峨古茶樹生普洱
老曼峨古茶樹普洱生茶
老曼峨是布朗族語,意為「長滿茶樹的村莊」。老曼峨村隸屬於雲南省勐海縣布朗山鄉班章村委,位於布朗山鄉東北部,距鄉政府16公里。全村面積68.4平方公里,海拔1,650米,年平均氣溫18-21攝氏度,年降雨量1,374毫米。
老曼峨村雖然地處中緬邊境的深山老林之中,但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卻頗負盛名,這源於它作為歷史悠久的布朗族聚居村落的地位。據村內古廟內的石碑記載,老曼峨村的建村年份與傣歷元年一致,至今已有1371年的歷史。茶園裡一株古茶樹,帶著歲月的痕跡,見證著布朗族先民「濮人」悠久的茶樹種植歷史。
此款老曼峨古樹普洱茶特色是乾葉緊捲,厚實粗壯,條索修長,色澤翠綠,芽葉飽滿,覆有銀白色茸毛,散發著獨特的花香。
沖泡時注意快速沖泡,前幾泡僅需2至3秒。茶湯清澈明亮,呈黃綠色,花香濃鬱,茶氣充沛持久。茶味醇厚順滑,回甘綿長,帶有山林的韻味。香氣縈繞口中,令人回味無窮。
⚠️ 避免空腹飲用此茶,因為可能會引起“ 茶醉”,對胃部(尤其是敏感的胃)刺激過大。建議搭配一些零食。
採摘和加工
採摘和加工
普洱生茶採用生長於適合普洱茶生長環境的雲南大葉種茶樹的鮮葉,經殺青、揉捻、曬青等工序製成曬青茶,或經蒸壓製成緊壓茶。其品質特徵為:色澤深綠,香氣清醇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湯色綠黃明亮,葉底肥厚,呈黃綠色。
未經壓制的散裝普洱茶的加工步驟一般如下:
採摘
手工採摘,一芽二葉或三葉。將葉片萎凋後,攤放在竹蓆上,置於通風、避光、乾燥處晾涼。晾曬時間依鮮葉含水量及當時溫濕度而定,一般需半小時以上。
定格(殺青)
高溫快速殺青可以去除草味,蒸發掉部分水分,有利捲製時的成型。
捲動
打碎茶葉細胞壁,可以機器打碎,也可以手工打碎,使茶汁在沖泡時更容易溶解到茶湯中,提高萃取率,並使茶葉形成條狀。
曬乾
揉捻後的茶葉在陽光下自然曬乾,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葉中的有機化合物和活性物質,曬青綠茶保留了茶葉的精華和原有的風味。
以下是緊壓普洱生茶(如:茶餅、沱茶等)的後續加工步驟:
成型
曬乾的生茶經過篩選、切塊等精製工序,成為各種緊壓茶的原料。
較高等級的嫩葉不用於製作緊壓茶。一般而言,1-3級以散茶形式出售,5-9級以壓餅形式出售,9級以下則製成磚茶。
蒸壓
將準備好的茶材料用蒸氣軟化,然後使用各種模具壓成不同的形狀。
烘乾
在低溫烘乾室進行乾燥。一般普洱茶要求水分含量低於10%。
釀造
釀造
散葉普洱茶主要分為新茶和陳茶兩大類,陳茶一般為中陳茶。
新茶階段的曬乾普洱散茶,例如存放1至4年的茶,其特點是香氣濃鬱,茶湯清爽爽口。尤其是當年的新茶,有些葉子可能還會帶有一點生澀的味道,但這種味道會隨著存放過程中的陳化和變化而逐漸減弱或消失。

沖泡新茶時,建議使用蓋碗。選擇容量稍大的蓋碗,例如150毫升左右,或用量略少的茶葉。這樣可以讓茶葉有更多空間舒展,讓茶湯的風味更能被吸收。
水溫可以用剛燒開的水,靜置幾秒鐘後再沖泡。用穩定的大水量沖泡,有助於更好地釋放茶香。沖泡後,最初幾泡無需浸泡,直接倒水即可。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可以稍微延長浸泡時間,這有助於茶湯的風味和口感更加均衡。
沖泡過程中,建議將壺蓋微微打開,因為新茶的滋味以鮮香為主,打開壺蓋可以防止茶葉煮爛,從而提升茶湯的香氣和口感。

散裝普洱茶生茶,如果陳年時間稍長一些,例如5到8年甚至更久,其口感與新茶有明顯區別,香氣以蜜香為主,茶湯口感更醇厚順滑。
為了更好地展現茶湯的蜜香和醇厚的口感,建議使用宜興紫砂壺沖泡。存放5至8年的散葉茶,可以直接用沸水沖泡。沖泡時,要用大火,以保持茶湯的香氣。
在沖泡過程中,將茶壺蓋在壺嘴處稍微打開,讓茶葉呼吸。
普洱生茶的儲存
普洱生茶的儲存
散葉普洱生茶的儲存環境:
散葉普洱茶的儲存方法:

首先,要徹底清洗紫砂茶罐。待茶罐乾燥後,就可以將散葉普洱茶放入。
要注意的是,雖然紫砂容器遮光防潮性能優異,但仍建議避光保存,以免陽光照射導致紫砂器皿過熱。此外,由於紫砂本身俱有微孔結構,因此必須注意確保存放環境無異味。

選擇厚度足夠、耐用的紙箱。首先,將散葉普洱茶裝入乾淨的食品級塑膠袋或鋁箔袋中,然後放入紙箱內儲存。
不要將紙箱直接放在地面上,因為它們會吸收地板上的水分。最好將它們放在架子上或櫥櫃裡。
避免陽光直射。
請勿將紙箱存放在廚房、餐廳或其他有複雜氣味的環境中。
普洱生茶如果保存得當,可以保存十年甚至更久。存放時間越長,其風味越好,越香醇厚。
- 散裝普洱茶
- 500克/袋
- 免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