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加工

白茶的製作過程一般包括枯萎、乾燥兩個步驟,其中萎凋是關鍵階段。
萎凋分為室內自然萎凋、混合萎凋、加溫萎凋。萎凋需依氣候彈性調整,春秋兩季陽光明媚或夏日晴朗無暑的天氣,以室內萎凋或混萎為宜。
精製過程包括去除莖、片、蠟葉、紅葉和深色葉,然後用文火烘烤至足夠乾燥。這增強了茶葉的香氣,使其帶有淡淡的烘焙香味。當水分含量達到4%-5%時,趁熱包裝。白茶加工的特點是它既不會破壞酶的活性,也不會促進氧化,而是允許茶芽進行溫和的自然氧化,同時保留茶芽的細膩香氣和清爽的沖泡口感。

- 挑選
白茶是在氣溫適宜時採摘的,茶葉嫩葉鮮嫩,單芽單葉,色澤玉白。採摘過程包括早採、採摘嫩葉、勤採,並確保採摘乾淨。芽葉大小形狀必須均勻,茶梗保持較短。採摘時,茶葉要輕拿輕放,輕輕放入竹籃,並用竹製容器運送。

- 枯萎
新鮮採摘的茶葉薄薄地舖在竹盤上,不要翻動。攤開後,依氣候條件和茶葉等級選擇萎凋方式:室內自然萎凋、混萎或加熱枯萎。當茶葉乾燥至七、八成時,室內自然枯萎及混合枯萎均需過篩。

- 乾燥
初乾燥:烘乾機溫度100-120℃,乾燥10分鐘。冷卻:攤開冷卻15分鐘。再乾燥:烘乾機溫度降至80-90℃,在70℃左右低溫長時間乾燥。

- 貯存
乾茶葉的含水量應為5%或更低,並在室溫下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