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井茶的鑑別與等級識別
龍井茶的最佳品種是43號。用此品種釀造的龍井茶具有獨特的品質:外形扁平、光滑、挺拔,芽尖銳利,色澤翠綠,邊緣微黃。沖泡後,香氣悠長,口感醇厚。此外,43號發芽時間同步且均勻,芽葉顏色均勻,大小均勻。這對於釀造外觀整齊的高品質茶葉至關重要。
此外,43號品種每年的發芽期比其他品種提早7-10天。在中國,龍井茶上市越早,售價越高。春季飲早茶是人們所推崇的文化,因此深受茶農青睞。 43號品種經國家級鑑定,認定為優良品種。
初春時節,採摘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剛開始展開,稱為初展)的茶葉,芽長2.5-3.0厘米,芽長是衡量茶葉嫩度的指標,趁早採摘,以收穫嫩芽。據說,龍井茶的最佳採摘時間是在清明前(閏年4月4日,其他年份4月5日),產品稱為清明前茶。
因此,穀雨前採摘的茶葉品質相當好,被稱為雨前茶。即使是高手,一天也只能採摘1.0-1.5公斤的芽。算下來,0.5公斤裡大約有6萬根嫩芽。
此外,採摘茶葉時必須精心挑選:
1)選擇大小一致、形狀均勻、整齊的芽葉
2)不要連同長柄一起採摘
3)不要採摘紫色的芽/葉
4)不要採摘被植物病害損壞的芽和葉
5)不要摘掉花蕾上附著的細小葉子。
採摘後,將茶葉移至室內陰涼處。通常在春季,陽光明媚的日子,將茶葉攤成薄層(3-5厘米),靜置6-12小時,期間不要翻動或攪拌;但如果是在雨後或露水較多的情況下採摘,則將茶葉攤成更薄的一層,然後輕輕翻動和攪拌2-3次。
必須非常小心和注意地進行,以免損壞葉子(受損的葉子會變紅並影響最終產品的品質)。
過程中,新鮮葉子中的水分蒸發,直到含量降低至70%左右,使葉子散發出青草般的香氣,苦澀味減少,氨基酸相對濃度增加,從而提高酒的爽口性。
此外,它還能防止茶葉在炒製過程中結塊,提高茶葉的品質,使茶葉保持嫩綠的色澤和光滑的外觀。
品質檢驗標準:
乾燥茶葉
葉片扁平,有光澤,光滑,直,尖端銳利,長度在2.5-3.0厘米之間。葉片上覆蓋著一層白色絨毛,絨毛緊密貼合葉片,隱藏起來;不易被看到,在沖泡時會展開。
品質較差的,長度較長,形狀較扁鈍。看葉子時,如果發現葉子表面有太多“魚眼泡”,則表示葉子炒過頭了。
雖然葉子的形狀如上所述,但由於味道較苦,品質不佳。
乾葉的顏色
乾葉色澤:色澤黃綠色,均勻,光亮。劣質的葉片光澤不明顯,顏色較深綠,外觀暗淡,混雜有各種顏色的葉片。炒焦過頭的葉片顏色為深灰色。
規律性
優質茶葉,葉片大小均勻,色澤均勻;劣質茶葉,葉片碎裂較多,並混雜寬條,葉片呈淡黃色或深綠色。
清潔度
好的茶葉必須不含纖維、竹片或木片、沙子或石頭、灰塵等外來物質。
香氣
乾葉新鮮,略帶青綠,劣質茶香氣渾濁,難以察覺。沖泡後,茶湯青綠清香,餘韻悠長。這是上等龍井茶的特色,備受追捧,顯示其原料品質優良,加工工藝精良。此外,它還帶有栗子香氣,備受推崇。劣質茶則帶有青草味,類似燉菜或青豆。如果茶葉炒製過度,會聞到強烈的炒香,甚至焦香。
酒的顏色
色澤清澈純淨,細膩青綠。劣質茶湯色微黃或暗黃。
品嚐
口感爽脆爽口,口感醇厚,餘韻甘甜。品質較差的茶,口感澀、苦,帶有青草味。
沖泡的茶葉
沖泡後的茶葉色澤鮮亮,綠意盎然。葉片緊貼芽葉,形似花瓣。用手指觸摸,葉片厚實柔軟,富有彈性。劣質茶沖泡後的葉片碎裂較多,顏色呈深綠色或黃褐色。其中混雜著單葉,沒有芽葉。如果葉片上出現紅色斑點,則表示處理不當-這表示茶葉在採摘或攤放過程中受到損傷,導致在燙漂前發生酵素的氧化。
此外,優質茶葉不應含有大量蟲蛀的葉片,這些蟲蛀的葉片表面會出現凹凸不平的孔洞。此外,如果茶葉炒製溫度過高,過焦,沖泡後的茶葉上也會出現形狀均勻的孔洞。真正的龍井茶芽葉緊密貼合,形成小巧玲瓏的花狀。芽的長度略長於葉的長度,葉的寬度則較窄(約0.5-1公分),而其他品種的葉則比芽更寬、更大、更長,且與芽的貼合併不緊密。
真正的龍井茶摸起來比其他品種的茶更加滑潤。沖泡後的茶葉保留淡淡的清爽香氣,而其他品種的茶則帶有青草的清香,有時甚至完全沒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