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猴魁的歷史
太平猴魁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名茶,早在清朝時期就產於安徽省。它屬於稀有的尖形綠茶(煎茶)。其名稱源自於其形狀:兩側、頂部和末端呈尖狀。猴魁意為孫悟空。
傳說太平猴魁茶樹是由孫悟空化身而來,孫悟空在山中痛失愛子後病死,一位農夫偶然發現了這一悲慘事件,便將孫悟空的屍體埋葬於此。第二年,孫悟空埋葬之處長出了茶樹。人們相信,這些茶樹是孫悟空化身而來,孫悟空將茶樹送給了農夫,以感謝他的善舉。農夫悉心照料這棵茶樹,採摘茶葉,製成這種造型尖銳的茶。從此,這種茶樹獨特的風味和口感便受到各村村民的青睞,逐漸成為名茶。
另一份記載稱,尖茶(煎茶)的生產在清朝達到鼎盛。太平縣是安徽省最盛產尖茶的地區之一,太平這個名字就是由此而來。太平縣曾有一個茶場,人們將茶葉運往那裡進行商業貿易。過去,人們會生產煎茶,這種茶的葉子數量不一,通常含有大量成熟葉片。在後期,有些人開始從成品中挑選出只含一芽一兩片葉子的乾葉出售。這種精選的茶葉很受青睞,可以賣出更高的價格。這啟發了一位名叫黃奎成的茶農,他開始使用只含一芽一兩片葉子的鮮葉來製作這種茶,而不是在加工後挑選乾葉。這種方法非常成功,生產出來的茶受到了高度讚揚和追捧。
因其所產茶為尖茶(魁首)中品質最佳,姓魁,且產於猴坑一帶,故太平猴魁之名亦屬理所當然。
1900年,此茶首次參加南京農商部展覽會,受到高度評價,成為民間名茶。
1915年,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通,美國在巴拿馬舉辦了規模空前的萬國博覽會,中國引進太平猴魁、杞嶺紅茶等多種名茶參賽,太平猴魁榮獲金獎。
1916年,江蘇省商業博覽會上,再次榮獲金獎。
195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1988年,首屆華人食品博覽會,榮獲金獎。
2004年,在安徽省蕪湖舉行的中國國際茶博覽會上,榮獲最高榮譽獎(茶王)。
至今,太平猴魁已成為中國贈送給外國來訪貴賓的熱門禮品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