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hong Black Tea—Jade Leaves and Fine Nectar from Yunnan

滇紅茶-雲南的玉葉和上好的甘露

滇紅作為大葉种红茶的代表,是著名的紅茶品種,以其濃厚、醇厚、鮮嫩的品質而深受海內外消費者的喜愛。滇紅由馮紹裘於1938年11月首次試作。目前,其主要產區分佈在雲南西南部茶區,瀾滄江以西、怒江以東,包括鳳慶、勐海、臨滄、雙江、雲縣、昌寧等縣(市)。

滇紅的歷史與起源

滇紅的歷史始於抗日戰爭時期,從1938年秋到1941年秋,經歷了研究、試製、工廠化生產三個階段。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中國茶葉公司派馮紹裘到雲南考察茶葉產銷情況,在順寧(今鳳慶 ,馮紹裘先生用「一芽二葉」鮮葉製樣紅茶,其茶尖金黃,湯色紅潤明亮,葉底茶葉鮮紅(橙紅),香氣濃鬱,是其他省份小葉种红質。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雲南中國茶葉貿易公司」創辦順寧實驗茶廠(鳳慶茶廠前身),試製成功工夫紅茶,初名「雲紅」。雲南紅茶以其優良的品質,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廣泛讚譽。



1940年(中華民國二十九年)4月9日,“雲南中國茶葉貿易公司”正式將雲南紅茶由“雲紅”更名為“滇紅”,並沿用“滇紅”這一雲南紅茶名稱。同年9月,海實驗茶廠(勐海茶廠前身)正式成立。範和鈞先生採用勐海大葉種鮮葉,試製紅、綠茶樣品,以「茶質醇厚,色香味較杞門紅,香氣較印度紅茶高」著稱,在國際市場上前景廣闊,滇紅從此迅速發展起來。



1950年代,滇紅工夫茶主要銷往蘇聯,蘇聯人讚譽其「世界紅茶中,可與北印度阿薩姆茶媲美」。 1958年,鳳慶茶廠生產第一批優級紅碎茶,標誌著滇紅紅碎茶生產的開始。



鳳慶茶廠生產的特級滇紅工夫茶1986年、1990年兩度被國家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並榮獲國家名茶稱號。 2014年,「滇紅茶製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滇紅的加工工藝

滇紅茶屬全發酵茶。依製作過程不同,滇紅茶可分為工夫紅茶和碎茶。工夫紅茶以一芽二葉或三葉為主要採摘標準,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工序製成紅茶坯茶,再經過精製加工製成不同等級的成品茶。

紅碎茶經過枯萎、切塊、發酵、乾燥等工序製成,分為碎茶、片茶和末茶。根據品種、產地和產品質量,雲南省大葉种红碎茶是紅碎茶一級標準的基準。滇西南茶區優越的生態環境,孕育了雲南大葉種優良的種質資源。勐庫種、鳳慶種、雲抗10號、佛香等國家級和省級良種提供了優質的原料基礎,使滇紅成為紅茶中的後起之秀。

枯萎
萎凋是滇紅茶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在萎凋過程中,可以透過調整鋪葉厚度和通風條件來調節溫度。溫度調節應在一定範圍內進行,不宜過猛。溫度調節時,應遵循溫度先高後低、氣流先強後弱的原則,防止後期萎凋溫度過高,影響茶葉品質。

捲動
揉捻是決定滇紅茶外觀美感的另一個關鍵步驟。由於工夫紅茶要求茶形緊實、色澤深邃、滋味醇厚,揉捻必須徹底。揉捻過程則遵循「不揉→輕揉→重揉→輕揉→松揉」的順序,揉捻力度不斷遞增和遞減。揉捻時間為40至60分鐘,揉捻至「茶葉緊捲,色澤黃綠,花果香氣濃鬱,茶汁汧江流出,手感黏稠但不濕潤」為最佳揉捻狀態。

發酵
發酵時間較長,滇紅工夫紅茶通常發酵時間約7小時。在生產過程中,發酵程度的判斷取決於茶葉在發酵過程中香氣和顏色的變化。香氣的變化過程為:濃鬱的草香→青香→花香→果香;顏色的變化過程為:綠色→綠黃→黃色→黃紅色→橙紅色→紅褐色。發酵良好的感官指標為「發酵後的茶葉散發出濃鬱的花果香氣,顏色呈現紅褐色」。

烘乾
為確保滇紅茶色澤金奶油潤,不乾澀無光澤,乾燥溫度需控制在90-100℃之間,避免高溫快速乾燥。

滇紅茶的品質特徵

// 滇紅工夫紅茶

滇紅茶最初於1938年以工夫紅茶的形式創制,逐漸演變為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紅碎茶。從傳統的滇紅生產流程到運用新設備開發創新產品,滇紅始終走在產品創新的前端。



滇紅工夫茶的品質特徵之一在於其葉尖呈金黃色。葉尖顏色可分為淡黃色、菊黃色和金黃色。鳳慶、雲縣、昌寧等地的工夫茶多呈菊黃色,勐海、雙扛、臨滄、普文等地的工夫茶多呈金黃色。根據產品品質,滇紅工夫紅茶已由最初的三個等級發展到六個等級。


// 滇紅碎茶

滇紅碎茶主要出口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在眾多紅碎茶中,以「花碎橙白毫」最為著名,其特色是茶粒緊實,色澤紅潤,口感油潤,顆粒飽滿,沖泡後色澤鮮紅,香氣濃鬱清爽,尤其適合搭配牛奶飲用。

依照中國茶葉總公司所訂定的產品標準,滇紅紅碎茶最初有17個品類。 1980年後,規範化為九個類別:特級一號碎茶、特級二號碎茶、中碎茶、低級一號碎茶、低級二號碎茶、特級碎茶、中碎茶、特級末茶、中碎茶。依照現行大葉种红碎茶標準,又可分為七種品類:特級一號碎茶、特級二號碎茶、特級三號碎茶、特級四號碎茶、特級五號碎茶、碎茶、末茶。

// 代表性創新滇紅茶

#1



GABA紅茶:以雲南農業大學自主研發的GABA茶加工專利技術(201120132521.4)加工而成的新型滇紅茶。 GABA紅茶條索緊實,條索細密,色澤紅褐色,金黃葉尖明顯;沖泡後茶湯色橙紅明亮,滋味濃鬱持久,回味柔順;葉底柔嫩,色澤鮮豔,色澤紅潤均勻。

#2



高原富硒紅茶:採用奈米硒技術結合獨特的茶園栽培管理,使茶樹鮮葉富含人體所需的硒元素。製成的高原富硒紅茶,葉片緊捲、厚重、螺旋狀,色澤烏黑油潤,葉尖金黃明顯。沖泡後,茶湯色澤紅亮,香氣濃鬱醇厚,餘韻悠長,口感清甜爽口,葉底嫩滑,紅褐色,均勻細嫩。

#3



紫娟紅茶:採用紫娟品種的鮮葉製成,富含花青素。其外觀特徵是條索緊實,條索細密,色澤烏黑油亮,葉尖金黃明顯。茶湯色澤靛紅,香氣濃鬱醇厚,餘韻悠長,滋味醇厚甘甜爽口,葉底柔嫩,色澤紫紅均勻。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