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普洱的陳化與儲存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普洱茶會因緩慢的氧化和其他可能的微生物作用而獲得泥土氣息。然而,這種氧化過程與綠茶、烏龍茶或紅茶的氧化過程不同,因為這個過程並非由植物本身的酵素催化,而是由真菌、細菌或自身氧化作用催化。普洱茶的風味在陳年過程中會發生顯著變化,最終沖泡後的茶湯帶有濃鬱的泥土氣息,但又乾淨順滑,令人聯想到肥沃的花園泥土或秋葉堆的芬芳,有時還會帶有烘烤或甜味的底蘊。由於普洱茶能夠陳化而不失“品質”,因此陳年優質的普洱茶會像陳年烘焙烏龍茶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值。
生普洱茶可以進行「濕倉」和「乾倉」兩種儲藏方式。經過乾倉儲藏的普洱茶陳年速度較慢,但被認為更具複雜性。乾倉是指將普洱茶保存在「舒適」的溫度和濕度環境中,使其陳釀過程緩慢進行。濕倉或「濕藏」是指將普洱茶儲存在潮濕的環境中,例如香港、廣州以及台灣(程度較輕)的自然潮濕環境中。
「噴水」的做法是將水噴灑在茶葉上,然後將其置於潮濕的環境中晾乾。這個過程會加速氧化和微生物的轉化,其品質與自然乾藏陳年的普洱茶並無二致。 「噴水」普洱茶不僅無法獲得自然陳年的特質,而且由於可能滋生黴菌、酵母菌和細菌,飲用起來可能有害。
普洱茶在不同環境下適當儲存,由於環境濕度、溫度和氣味的差異,會以不同的速度形成不同的風味。例如,在台灣和香港的不同環境下儲存的相同批次的普洱茶,其陳年速度會有很大差異。
由於普洱茶的陳化過程漫長,而且茶葉可能會多次更換主人,一批普洱茶可能會經歷不同的陳化條件,甚至會交換乾濕儲存條件,這可能會極大地改變茶的味道。
生普洱茶不應儲存在過高的溫度下,也不應直接接觸陽光、大氣流、液態水或難聞的氣味,因為這種不良的儲存條件甚至會毀掉品質最好的普洱茶。
雖然低至中等程度的空氣流通對於生產高品質的陳年普洱生茶至關重要,但大多數收藏家和鑑賞家普遍認為,超過30年的普洱生茶餅不宜繼續暴露在空氣中,因為這會導致茶味流失或口感變差。茶葉應該用保鮮膜或玻璃瓶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