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老布什潭阳功夫
野生老布什潭阳功夫
野生老丛菜茶坦洋工夫
此茶采摘自百年以上的野生古树。这些古树生长于福建省福安白云山地质公园。这里常年云雾缭绕,雨水细密,汲取自然精华和优美景致的滋养,茶树枝叶茂盛,品质上乘。
著名的坦洋村就坐落于此。咸丰元年(1851年),该村首创“坦洋工夫”红茶,深受英国、荷兰皇室的青睐。1915年,代表中国茶叶的“坦洋工夫”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奠定了其世界名茶的地位。
这款坦阳工夫红茶采用百年老树鲜叶,采用最传统的坦阳工夫红茶制作工艺,纯手工精心制作而成。从干茶的外观、颜色到香气、口感,都完美地还原了坦阳工夫红茶最传统的韵味。
干茶的叶形不如梅盏、金观音、金牡丹等品种的茶叶好看,且比较参差不齐,但色泽深亮,香气柔和,细细品味,还能闻到桂花的清香,夹杂着龙眼的甜香。
茶汤橙红明亮,滋味醇厚滑润,回甘回甘,具有老丛茶的“丛韵”。保留了工夫红茶的传统韵味,久饮不腻,回甘余韵悠长。即使冷却后,茶汤依然清香甘甜,醇厚浓郁,不似水汪汪。
这款老株坦阳工夫红茶在市面上很少见。对于喜欢经典福建工夫红茶传统风味的茶友来说,值得一试。
采摘和加工
采摘和加工
茶园一般在四月采摘,对茶叶嫩度要求较高,春茶分6-7批采摘,以一芽一两叶为主。

工夫红茶的加工要点:

萎凋:采摘后,鲜叶置于萎凋槽、萎凋机或摊地自然萎凋。萎凋的目的是使叶片适量蒸发水分,使叶片柔软有韧性,促进内部化学变化,去除青草味。一般萎凋后的鲜叶含水量应达到65%左右。在常温常湿条件下,自然萎凋需7-8小时。温度越高,湿度越低,萎凋时间越短;反之,湿度越低,萎凋时间越长。萎凋适度的叶片应皱缩柔软,挤压时结块,松开时散开,色泽暗沉,失去光泽,青草味减少,香气逐渐显现。萎凋是红茶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

揉捻:条形红茶的揉捻工艺与绿茶类似,但要求更高,成条率需达到90%以上,细胞破壁率需达到80%以上,茶汁要滗而不滴,因此对揉捻机的性能要求更高。

发酵:发酵是红茶加工过程中一个独特的环节,使茶多酚充分氧化,从而形成红茶独特的色泽、香气和口感。红茶之所以被称为发酵茶,是因为其红茶汤色和叶片均经过发酵。目前,功夫红茶的加工仍沿用传统方法,加工周期相对较长,从揉捻到干燥需4个多小时。发酵实际上在揉捻过程中就已开始,而现场单独发酵仅持续约2小时。理想的发酵温度为24-25°C,湿度在80%以上。空气流通对于完全氧化至关重要。当青草味消失、香气增强、叶片变红时,即为发酵完成。

干燥:干燥是红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旨在终止发酵,蒸发水分,达到毛茶产品的要求。红茶干燥通常使用两段式干燥机。
第一阶段称为粗烘,第二阶段称为精烘。粗烘应达到20%-25%的含水量,精烘则应达到4%-6%。在两阶段之间,茶叶需要冷却并重新吸收一些水分,然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烘干。干燥温度遵循“粗烘高,精烘低”的原则——高温为110-120°C,低温为85-95°C。
酿造
酿造
白瓷茶具最适合冲泡功夫红茶,如白瓷盖碗、白瓷茶壶、白瓷杯等。
先用热水冲洗所有器皿,然后放入约3-5克红茶,将90℃~95℃的热水倒入盖碗中至2/3满,然后迅速倒出——俗称“洗茶”。
用茶壶冲泡时,第一泡至第十泡的浸泡时间大约为:15秒、25秒、35秒、45秒、1分钟、1分10秒、1分20秒、1分30秒、2分钟、2分30秒。浸泡时间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
冲泡后,建议倒入白瓷杯中品饮。如果杯壁上长时间残留着金黄色的环纹而不散去,则为上等珍贵的红茶。
红茶储存
红茶储存
红茶的品质在发酵过程中决定
红茶经过精心加工,如果储存得当,其品质相对稳定。红茶的保质期很长,可以保存数年。
红茶的储存原则是:避光、密封、保持室温、防潮。
1.储存容器的选择
虽然购买茶叶时通常会附带罐子或茶包,但长期储存时最好使用专业的容器。理想的茶叶容器由瓷器、不锈钢或马口铁制成。将红茶放入容器前,先用塑料袋包裹,并排出袋中的空气,以更好地保留茶的香气。
2. 储存环境条件
储藏环境直接影响茶叶的保存品质。茶叶的最佳储藏环境应为干燥、室温、避光。此外,应避免潮湿的环境,因为红茶易吸湿变质。阳光直射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使其色泽和口感发生改变;高温则会加速有效成分的分解,降低营养价值。
3. 存储期限
红茶虽然可以长期保存,甚至在最佳的储存条件下,可以保持其风味3-5年,但仍然建议在1年内饮用。
- 功夫红茶
- 500克/袋
- 免运费
无法加载取货服务可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