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红茶的采摘与加工
茶园一般在四月采摘,对茶叶嫩度要求较高,春茶分6-7批采摘,以一芽一两叶为主。

工夫红茶的加工要点:

萎凋:采摘后,鲜叶置于萎凋槽、萎凋机或摊地自然萎凋。萎凋的目的是使叶片适量蒸发水分,使叶片柔软有韧性,促进内部化学变化,去除青草味。一般萎凋后的鲜叶含水量应达到65%左右。在常温常湿条件下,自然萎凋需7-8小时。温度越高,湿度越低,萎凋时间越短;反之,湿度越低,萎凋时间越长。萎凋适度的叶片应皱缩柔软,挤压时结块,松开时散开,色泽暗沉,失去光泽,青草味减少,香气逐渐显现。萎凋是红茶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

揉捻:条形红茶的揉捻工艺与绿茶类似,但要求更高,成条率需达到90%以上,细胞破壁率需达到80%以上,茶汁要滗而不滴,因此对揉捻机的性能要求更高。

发酵:发酵是红茶加工过程中一个独特的环节,使茶多酚充分氧化,从而形成红茶独特的色泽、香气和口感。红茶之所以被称为发酵茶,是因为其红茶汤色和叶片均经过发酵。目前,功夫红茶的加工仍沿用传统方法,加工周期相对较长,从揉捻到干燥需4个多小时。发酵实际上在揉捻过程中就已开始,而现场单独发酵仅持续约2小时。理想的发酵温度为24-25°C,湿度在80%以上。空气流通对于完全氧化至关重要。当青草味消失、香气增强、叶片变红时,即为发酵完成。

干燥:干燥是红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旨在终止发酵,蒸发水分,达到毛茶产品的要求。红茶干燥通常使用两段式干燥机。
第一阶段称为粗烘,第二阶段称为精烘。粗烘应达到20%-25%的含水量,精烘则应达到4%-6%。在两阶段之间,茶叶需要冷却并重新吸收一些水分,然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烘干。干燥温度遵循“粗烘高,精烘低”的原则——高温为110-120°C,低温为85-9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