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丛茶的命名及香气类型
凤凰单枞,因由单株树采摘加工而成,有时也单独命名,其命名方法十分复杂。
有些茶树的名称是根据茶树的特性而定的,例如有以树形命名的茶树,如大丛茶、娘仔伞、雨伞茶等。
其他的则根据叶子的形状来命名,如尖叶仔、团树叶、柚叶等。
还有一些是根据叶子的颜色来分类的,例如大乌叶,乌叶仔,小乌叶和大白叶。
有些茶园以茶树所在地命名,如“石古内”和“凹富后”。
其他则以茶农的名字命名,如猴种、忠汉种和立民种。
有的以故事和传说命名,如八仙、老仙翁、宋茶、兄弟仔、棕蓑挟等。
我们最熟悉的单丛品种主要是根据香型和风味来命名的,如黄栀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桃仁香。香)和肉桂香(肉桂香,肉桂香)。
有时,即使这些名字也不够!然后呢?由此产生了复合命名法,如忠汉种黄栀香、白叶黄栀香、竹叶芝兰香、坡头夜来香等。
例如,凤凰镇政府出版的《中国凤凰单丛茶图谱》收录了213株具有代表性的单丛茶树,每株都有其独特的名称。但这还只是概述,还有很多名茶树并未收录其中。在凤凰茶区,目前有3500株树龄超过200年的茶树,更不用说遍布近3万亩茶田的无数茶树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单枞茶的命名和香型呢?由于单枞茶属高香型茶,以香气著称,因此香气是鉴别单枞茶的主要方法,按香气进行分类既常见又合乎逻辑。本节主要参考黄柏梓先生对5120株单枞茶树的研究成果,结合1996年“凤凰茶树资源普查项目组”的调查结果以及经常提到的十种常见香型,对单枞茶的典型分类进行简要介绍。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凤凰单枞的经典香型,主要分为自然花香型、果香型、草本香型。其他香型则被归类为杂香型。在常谈的十种香型中,花香型和草本香型占了绝大部分。
当然,上述分类并非官方定义,更多是爱好者或专家的概括总结。部分书籍或文献的分类可能略有不同。例如,黄伯献先生将姜香归类为药香,而《凤凰单丛图鉴》则将其归类为姜花香,属于花香范畴。即使是单丛茶的十个香型,其定义也各不相同,因此这些分类仅供参考,不应视为最终的分类。
然而,分类方法的差异并不妨碍我们介绍单枞的经典香型。以下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香型。每种香型除了直接以香气命名外,还包括一些以历史或传说命名的名树,它们也归入这些香型。此外,还简要介绍了每种香型的产地和口感。
1. 黄栀香-黄栀子香
品质优良、带有栀子花自然香气的水仙茶被称为黄栀香,久而久之,演变为黄枝香。黄枝香是单丛茶中种类最多、品种最全的品种,除了常见的黄枝香单丛外,还有宋种、老仙翁、东方红、凹富后等。
(1) 宋中黄志祥 (宋种)
几乎每本介绍单丛茶香型的书籍,都会以“宋种黄之香”开头,又称乌岽宋茶或宋茶1号。这是一种古老的有性繁殖茶树品种,树龄约600年,位于乌岽李仔坪村,海拔1150米。这棵茶树以高产著称,在“大跃进”时期被更名为“东方红”,但在1987年被一名精神病患者破坏后,产量骤减。
这株茶堪称传奇单丛茶树。2014年和2015年,这株单丛茶的成品价格高达**百万元/斤(500克)。没错,你没看错——**一斤百万元**。
1990年后,茶农通过嫁接等方式繁育松种黄植香,确保了松种黄植香的保存和持续发展。
(2) 老仙翁
又名黄之香,因树龄大,成茶香气浓郁,可与八仙媲美,故名老仙翁。母树位于乌岽李仔坪村海拔1100米处,树龄逾400年。但近年来产量下降,为挽救树根,曾开挖周围岩石护根,但此举导致根部受损,母树于2006年枯死。现在市面上出售的老仙翁茶,多为原树的实生苗、扦插苗或嫁接苗。
此茶香气高昂持久,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味悠长,具有鲜明的山岳韵味。
(3)东方红2号(东方红2号)
如前所述,宋种黄之乡因在“大跃进”时期产量高,被称为“东方红”或“宋茶”。东方红2号由宋茶种子培育而成,品质甚至被认为高于母树。这款茶汤带有天然栀子花的清香,口感浓郁,清爽甘甜,具有古树特有的浓郁滋味,回味悠长,耐泡性好。
(4)凹富后
因位于凹富后而得名,母树树龄逾150年,属有性繁殖水仙品种,为单枞名茶,古树名茶。茶香浓郁,带有黄栀子花香,香气清澈高昂,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甘甜爽口,耐泡。
2. 芝兰香-兰花香
芝兰花香型茶具有天然的兰花香味,是单丛茶的主要香型之一。除了常见的芝兰香丹丛外,著名的八仙过海、八仙也属于这一类。
八仙过海之名源于此茶的历史。相传光绪二十一年(1898年),乌岽村李仔坪村的茶农从仔寮村(现垭后村)带回大叶种乌叶单丛,扦插繁殖,有八株存活,且保留了母树的优良性状,故称去仔寮种。后人将这八株树比喻为八位仙人,各显神通,解放后便改名为八仙过海,后简称为“八仙”。现今市面上的八仙单丛,即由这八株母树繁育而成。
芝兰茶散发兰花香气,韵味独特,口感醇厚甘甜,清爽怡人。它以耐冲泡而闻名,深受茶友的喜爱。其香气浓郁醇厚,回味悠长。戴素贤教授在芝兰茶香气成分研究中,鉴定出其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芳樟醇和顺式茉莉酮等六种天然花香化合物。由于这些物质的沸点均匀,香气浓郁持久。戴素贤教授用“冲天香”来形容芝兰茶,彰显了其无与伦比的浓郁香气。
3. 蜜兰香-蜜兰香氛
此茶因成品茶带有明显的蜂蜜甜味和兰花香,故得名“蜜兰单丛”。该品种的母树于1978年凋零,树龄达450年。目前的蜜兰单丛主要采用母树的后代进行无性繁殖。
蜜兰茶因其优良的基因而闻名,通常是人们在单丛茶中首先接触到的。由于其优良的基因,凤凰村自1996年左右开始大规模种植。由于种植面积广阔、单位面积产量高,蜜兰已成为最常见的单丛茶。然而,尽管与乌岽蜜兰一样属于高山茶,但由于种植范围更广,其价格也低于其他类似海拔的单丛茶。
另一方面,其茶汤带有明显的蜜汁甜味,入口顺滑,即使是初尝单丛茶的人也很容易接受,这种香型很受市场欢迎。
蜜兰单丛茶,蜂蜜滋味浓郁,兰花香气扑鼻。其香气清香浓郁,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清爽,回味悠长。此外,它耐冲泡,具有浓郁的山茶风味,是入门级单丛茶的上佳之选。
4. 玉兰香-玉兰香型
因其独特的香气,得名于玉兰花。与其他单丛茶的浓郁口感不同,这款茶更清淡雅致。茶汤呈黄色,不苦不涩,清淡而醇厚。**其香气浓郁,却又如兰花般细腻,散发着优雅的气息。**用“雅致”一词来形容它的口感,恰如其分。
此茶又名立民种,因1961年以扦插繁殖而成,后被村民魏立民发现,因其生长习性独特,芽力强,品质优良,遂加以繁殖栽培。玉兰单丛茶即使在低海拔地区也能产出香气浓郁的茶,其后代后来遍布全村,故被称为立民种。
此茶汤具有天然玉兰香气,清香细腻,空灵悠长,汤色淡黄明亮,滋味醇厚。
5. 雅诗香(银花香)-鸭屎香(银花香)
很少有人认识银花香,但几乎所有熟悉单丛茶的人都知道鸭屎香这个术语。没错,银花香就是鸭屎香。
“鸭屎香”这个名字,来历颇为粗俗。相传,凤溪坪坑头村的名茶,是由乌岽村村民魏春色引进的。初栽于“鸭屎土”(一种黄沙土),茶叶虽然滋味芬芳,却引来村民的询问。魏春色唯恐被人学真传扬,便随便取名为“鸭屎香”。然而,鸭屎香终究逃不过栽培的命运,扦插枝条被盗,大肆嫁接,迅速在凤凰镇蔓延开来。
“鸭屎香”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2012年,茶农、专家、学者认为这个名字不雅,因其与金银花的香味相似,便改名为“银花香”。
对于那些不了解其历史的人来说,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让人怀疑它是否与高品质的单丛茶有关。然而,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后,这个幽默的名字又增添了一丝魅力。有些人甚至认为,改名为“银花香”反而会失去它的特色。
这款茶散发着浓郁持久的天然金银花香气。茶汤呈明亮的橙黄色,风味独特,回味悠长,回味悠长,蕴含着浓郁的山茶精华。它广受喜爱和栽培,是单丛茶中又一绝佳的入门之选。
6.肉桂(肉桂香气)
这种茶因茶汤中带有肉桂般的香气而得名。我认为它与其他香气类型相比,有两个关键优势:特别浓郁的口感和在多次冲泡后依然保持的卓越持久性。
这些特性归功于其高含量的可溶性物质和茶多酚,而这些物质正是茶叶耐冲泡的关键。其主要芳香化合物橙花叔醇和高沸点芳香物质,确保了其香气浓郁、持久、甘甜。
桂香型单枞茶的特色是回味浓郁,但要达到这种回味,需要高超的冲泡技巧。由于茶多酚含量高,前几泡应快速出水,以免茶多酚过度提取,导致苦涩感。之后几泡,可以逐渐增加浸泡时间。如果冲泡得当,桂香单枞茶汤桂香浓郁,甘甜醇厚,回味悠长,通常可以冲泡三十多次。这种“快起慢收”的冲泡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单枞品种,但对桂香单枞尤为重要。
对于单丛茶的新手来说,肉桂香型可能不太容易上手,因为它略带苦味。然而,掌握正确的冲泡方法,就能展现出它独特的浓郁口感和独特的回味,使其成为特定茶类爱好者的最爱。它的主要芳香化合物——橙花叔醇,与福建乌龙茶相似,这意味着喜欢岩茶的茶友也可能会喜欢它。
7.姜花香
此品种历史上曾被称为姜花香、姜木香,后来被称为通天香。因其清淡的姜花香,以及茶汤中略带生姜的辛辣味而得名。姜花香、姜木香、通天香均属此类,是单枞茶中较为珍贵的品种之一。
“通天”之名,体现了此茶浓郁的清香。冲泡后,清澈浓郁的香气弥漫于室内,因此得名。
此茶具有独特的天然姜花香气,汤色金黄明亮,口感微甜,略带姜辣,山茶精华浓郁。是辨识度极高、备受推崇的单丛茶品种。
8. 杏仁香
杏仁香型属于药草香型,是药草香型中较大的一个亚型。因其香气和滋味类似杏仁而得名。除了杏香单枞,锯朵仔、桃仁香等茶也属于杏仁香型。
桃仁香,顾名思义,就是桃子的味道。那么锯朵仔呢?这种茶因其叶片上深邃的锯齿状棱角而得名,形似锯齿。尽管叶形独特,但因其浓郁的杏仁香气和口感,以及回味悠长、口感清爽的特点,被归类为杏仁香型,深受茶友的喜爱。在很多茶馆里都能见到这种茶。
9. 老丛水仙 (Old Bush Shui Xian)
常说的“老丛水仙”严格来说并不属于单丛茶。如前所述,它属于水仙茶系的等级体系,一般被认为品质低于单丛。这是因为水仙茶虽然经过了波青工序,但却无法形成单丛那种复杂高亢的香气。因此,水仙茶通常不经过波青工序,因此茶坯不具备单丛那种“青坯红边”的发酵特征。


那么,为什么这里会提到它呢?因为它本身就拥有独特的品质。优质的凤凰水仙树通常都是老树,树龄往往长达百年甚至数百年。这些树根深蒂固,在高山云雾中缓慢生长,拥有独特的山地风情和复杂的灌木风味。
水仙茶因不经波青处理,茶多酚含量较高,但口感偏苦涩。在最后的烘焙阶段,水仙茶采用比单丛更重的火候,适当降低茶多酚含量,提升茶汤的浓郁醇厚感。
轻度至中度烘焙的水仙茶,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变绿或产生异味。经过深度烘焙后,水仙茶至少需要陈化六个月或更长时间。这个过程叫做“复熟”,让香气物质充分挥发,同时使茶汤更加醇厚。这和武夷岩茶的烘焙过程一样,需要存放复熟。而经过多年陈化的凤凰水仙茶,通常被称为“老水仙”。
前面提到的“彻底烘焙”有两个目的:一是降低茶多酚的含量;二是防止水仙茶在陈化过程中再次变绿。优质的水仙陈年茶,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茶汤醇厚顺滑,香气内敛沉稳,滋味浓郁,回味悠长,“丛”字深厚,耐冲泡,深受老茶友的喜爱。初次品茶者,建议适当减少茶叶用量,以免茶汤过苦或过涩。
10.单丛红茶
单丛红茶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品种。茶友们发现,单丛与云南红茶(滇红)、英德红茶(英红)的生长环境相似,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高、光照强、雨水充沛,茶多酚含量也比较接近。然而,区别在于香气成分。与云南红茶和英红茶相比,单丛茶的香气更加浓郁多样。**以单丛茶鲜叶为原料,采用红茶工艺加工而成的茶被称为单丛红茶**。
由于红茶的加工工艺与乌龙茶不同,红茶经过深度发酵,单丛红茶的茶多酚、咖啡因和氨基酸含量低于单丛乌龙茶。相反,它含有更多源自茶多酚发酵的氧化产物,例如茶黄素和茶红素。在芳香化合物方面,两者也存在差异。单丛乌龙茶注重浓郁的花香,而单丛红茶则拥有更纯净、更持久的蜜香。
对于那些觉得单丛茶味道太浓的人来说(比如担心喝太多会失眠或胃部不适的初学者),但仍然被单丛茶浓郁的香气所吸引,单丛红茶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冲泡方法也略有不同,红茶的冲泡温度在95°C左右,比单枞或水仙略高,浸泡时间也可略长。